查看原文
其他

被毛与蒋推崇过的曾国藩

虚声 虚声 2022-01-16
(本篇文字,来自《民国梦与民国》第一卷)买过书的朋友,简单扫一下即可;没买过书的,可以当故事读一下。我是尽量写得有助于理解近现代史,我本人也顺便温故知新。
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近代史的两端,他们的成长经历、行事方式、精神信仰和政治追求都差异巨大。但他们的共同点之一,便是都推崇过曾国藩。
注意,标题里用的是推崇过
 
 
01 特别的人
 
1917年8月23日,毛泽东在致黎锦熙的信中写道,“吾于近人,独服曾文正,观其收拾洪杨一役,完美无缺。”
但1917年那会儿,毛泽东只有24岁;到1926年毛泽东搞农民调查时,就把曾国藩归为地主阶级领袖行列。
蒋介石则是推崇曾国藩一辈子。
简单来说,曾国藩影响过年轻时代的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一生。
某种意义上来说,曾国藩对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影响方式,是近代历史的一个风向标。
仔细分析中国近代历史就会发现,曾国藩的影子无处不在,是历史教父级别的存在。


除了被毛泽东和蒋介石推崇过,曾国藩还有如下特征:
1、被皇族男人(咸丰皇帝)打压、被皇族女人(慈禧太后)又打又捧。
2、被一部分汉族精英(李鸿章等)推崇,又被另一部分汉族精英(主要是革命者)贬损。
3、誉满天下,带着湘湖弟子挽救了一个王朝;谤满天下,为王朝而自我贬损(教廷案)。
4、湖南近代史上出现了一系列牛人:曾国藩为起点,毛泽东为最高峰。
那么曾国藩是怎样的一个人?我在《民国梦和民国》中仔细描述过曾国藩、左宗棠、李鸿章这些人,按照立体史观大周期律,把他们归结为帝国使徒。
什么意思呢?就是生是帝国的人,死是帝国的死人;不仅因为他留恋大清帝国,更因为他有一个君权梦
君权梦造就了曾国藩的三重性格:
第一谨慎,(尽量)不干没有把握的事;
第二果敢,想好了就干,一往无前;
第三冷酷残忍,干事过程中铁血无情,不在乎生灵涂炭。
生于1811年的曾国藩是一个很特别的人——
21岁那年在湖南考上秀才,23岁中举,27岁考上进士,是帝国时代典型的优秀青年。但他的路也不是很顺,为了求学陷入“套路贷”,差点破产。
他很有才华,书法和文章写得都不错,甚至还是一个文坛派别——湘乡派——的创始人,头顶文学家和理论家的光环。但他并不是一个书呆子,除了当官还搞实业(洋务运动)。
他官当得很大,他的实业干得很好,他的社会地位很高。但如果不是创建湘军,后世不会有那么多人在意他。毕竟他的文章没有好到李白杜甫苏东坡那种水平,毕竟达官贵人每个时代都有。
 
02创湘军
 
曾国藩之所以能跳出套路贷的大坑、之所以能有机会去创建湘军与干实业,皆因为洪秀全。
洪秀全和曾国藩是两个极端。曾国藩比洪秀全大三岁,算是同一代人,都是牛人,但思想和行为完全是两个极端。
洪秀全是极端的叛逆,他不仅像陈胜吴广等人一样背叛中央帝国,而且更为极端地背叛了整个儒家文化,冒充上帝的儿子,试图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,是华夏文明史上最大的叛逆者。
曾国藩恰好相反,是传统东方文化孕育出来的最优秀的品种,科举流水线上生产出的精英人物,梦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。
按照立体史观的解释,曾国藩和洪秀全站在不同体制的对立面,天生处于你死我亡的角色。
时间倒回到1853年,太平军沿江而下,势如破竹,定都天京。
洪秀全拜祭明孝陵,试图仿效朱元璋改朝换代,终于失败。
当年朱元璋去推翻元朝,天下群起响应。智谋之士如刘基、李善长等人跟随左右。能征惯战之将如许光达、常遇春、李文忠等人甘心拜服。
洪秀全起兵对付同样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满清,除了广西拜上帝教那帮骨干之外,其他汉族精英人物,如曾国藩、左宗棠、李鸿章等人均以儒生之身走上战场狙杀之。
何解?皆因曾国藩有三大恨:家恨,国仇,意识形态冲突。


一大恨,家恨
曾国藩和洪秀全虽是同一代人,原本并不相识。洪秀全闹革命原本和曾国藩也没啥关系,毕竟太平军一开始在湖南并没有闹出名堂。
但是洪秀全离开湖南之后,在南京站稳脚跟,转过头西征,兵锋再一次抵达湖南。曾家算是大户,是洪秀全的“革命对象”。也就是说太平军西征威胁到曾家的安全。为了家族,为了父老乡亲,曾国藩必须挺身而出。
二大恨,国仇。
曾国藩37岁就是正二品大员,据说是整个湖南省第二位达到那种成绩的人,前程似锦。被洪秀全那么一闹,生灵涂炭,前途灰暗。为了心爱的大清王朝,为了尊敬的皇帝大人,为了那个传统而伟大的君权梦想,身为有志之士,必须挺身而出。
三大恨,意识形态冲突。
家也好,国也罢,几千年了,都是以东方文化为根基,东方文化的核心则是儒家文化。长时间以来,大家都是在孔子的牌位下混饭吃。洪秀全倒好,竟然要给那个虚无缥缈的上帝去当儿子,要砸孔圣人的牌子。真是岂有此理!岂有此理!
当咸丰皇帝要各地豪杰办团练对付太平军时,曾国藩响应皇帝号召,甩袖子,干!
1853年定都天京之后,39岁的洪秀全搬入天王府享乐;42岁的曾国藩要创建一支军队去对抗如日中天的洪秀全,其难度不下于书生造反。
军队基本要素有三:人、钱、训练。
乱世嘛,招兵容易,给口饭吃就行。
钱嘛,需要很多,朝廷官府可以给一部分,富豪们也会拿出来一部分,暂时缓一缓。至于训练,按照实际情况干呗,有兵法嘛,有操练宝典嘛。
真正的难题在于组织。当时清帝国的正规军主要是满八旗兵和绿旗。八旗将帅入关当了二百年的大爷之后,红缨枪换成了大烟枪。至于绿旗,不好意思,本来就是多尔衮改编的残兵败将,又是下等兵。如果真的很能打,当初大明就不会亡了。所以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组织方式让军队形成战斗力。
怎么办呢?曾国藩苦思冥想了很久,又经过一系列实践,终于找到一种暂时(注意这个词)可行的办法。
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军,就是军政合一,亦军亦民,所以战力非凡。
冯云山整编的太平军,亦教亦军,所以战力非凡。
曾国藩也是如此。他没有自己的地盘,也没有自己的教会,他信仰的是儒家思想,儒家的核心是家庭。所以招募新的兵勇时,曾国藩主张以亲缘、地缘作为军队的凝聚力。
曾国藩告诉大家:
“打起仗来,除了要求士兵冲锋陷阵、英勇无畏以外,还要求他们有同生死、共命运的精神。
为什么绿营兵会出现胜则相忌、败则不救的反常现象?只是因为他们之间缺乏团结、协作的精神,没有‘一家人’的亲情纽带。
我们湘军是一个大家庭,每一位士兵不是我们的兄弟,就是我们的儿子。对于自己的亲人如何相爱、相救,就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士兵。”
所谓打虎亲兄弟、上阵父子兵就是这个意思。利用亲情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曾国藩真正的创新在于军官系统。
湘军组织结构如下:
基层指挥官叫 “什长”,相当于现在的班长。
什长在士兵面前要有绝对威信,在哨官面前要绝对服从命令;
哨官可以管五个什长,哨官的顶头上司是营官;
营官上面是统领,统领上面是大帅;
大帅上面是“书生指挥部”,核心为曾国藩。
这样,从曾国藩到士兵,有大帅、统领、营官、哨官、什长各级领导,形成一个有机整体,简单便捷有效,管理起来很方便。
这段组织真谛,不仅奠定了曾国藩近代半个军事家的地位,同时也是蒋介石推崇曾国藩一生的根源所在。
而且曾国藩明确规定:下级服从上级,不能越级行使职权。一军之权全付统领,大帅不能直接遥控营、哨;一营之权皆属营官,别人无权干涉。大家各司其责,赏罚分明。
所谓湘军,也就是曾家军。湘军特色就是曾国藩的性格,稳字当先,稳扎稳打,从不冒进,所到之处,落地生根。湘军的特点有两个:善于防守;善于围城和屠城。
无湘不成军,就是从曾国藩创建湘军开始的。曾国藩,当之无愧的军事家。
湘军的出现意味着吴三桂之后,汉人重新掌控自己的军队,同时意味着新军阀的诞生,康熙之后军阀再生。湘军给日后的军阀们提供了一个模型,日后各路军阀均按照这个模式建立自家军队,花样百出、种类繁多的军阀最终毁掉了曾国藩一心守卫的大清帝国。
彻底打破湘军这种模式的是另外一个湖南人,就是毛泽东(创造性地设立政委制度,告别人治)。曾国藩保家、卫大清、卫孔子之旅,注定要遭受种种折磨。
 
03磨难
 
专家们研究曾国藩的成功之道,通常会忘记核心部分。他成功的秘密在于,他面对种种磨难又克服了种种磨难。曾国藩的成功之路类似于唐僧取经。
第一层磨难:同行倾轧。
湘军建军之初,曾国藩惹恼了满族将领清得。此君在战场上当孬种,内斗却很有种,以优势人马把曾国藩的营地砸了个稀巴烂,并带人追打曾国藩。惊慌之下的曾国藩逃到巡抚骆秉章家寻求庇佑。骆巡抚也不秉公处理,糊弄一下了事。
曾国藩好歹也是朝廷二品大员,清得不过是个大老粗,之所以如此嚣张,还不是倚仗满人手中的那点特权。曾国藩付出那么多汗水保你们大清的江山,被如此欺负,是可忍孰不可忍!
面对如此羞辱,曾国藩默默地带人离开长沙,避开骆秉章和清得,继续干自己的事业。他是孬种么?当然不是。伟大的荆轲在闹市上碰到流氓挑衅,也是选择默默走开。荆轲是孬种?当然不是。韩信从市井之徒的胯下钻过。韩信是孬种么?当然不是。
他们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,不愿意为琐事浪费时间。曾国藩的要事,就是要去保皇帝,保大清朝,保孔儒之道。
第二层磨难,来自对手的考验。
儒生上战场是什么样子呢?参照两个事例。安徽巡抚江忠源是曾国藩的学生兼好友,兵败庐州(合肥),含恨投水而死。湖广总督吴文熔是曾国藩的老师,亦战败含恨投水而死。
湘军和太平军激战于湘江之滨的静港。两军相接,湘军败逃。曾国藩让人把军旗插在江边,自己则拔出宝剑,嘶声大喝:“过旗者斩!”并且亲自砍死了几个逃兵。
逃兵太多,砍不完,惨败超出了曾国藩的承受能力。眼见多日辛苦毁于一旦,上对不起皇帝,下无颜见江东父老,灵魂上对不起孔夫子。活着遭人耻笑,不如死了算了。
什么理想壮志,什么国仇家恨,什么意识形态,一了百了,还能追认个烈士啥的。想完,跳入湘江寻死。


但是很遗憾,被人救上来了,没死成。
这是曾国藩人生中第一次兵败后试图自杀。然后他很快就庆幸自己没死成。因为猛将塔齐布很争气,在湘潭打了大胜仗。曾国藩又看到了胜利的可能性,又有了战斗下去的力量。然而他的磨难并没有结束。
经过几年的战争积累,湘军逐渐成了气候,湘军水师也从湘江移师到长江。曾国藩迎来他一生中最强悍的对手,太平军六大天王之翼王石达开。
太平天国六天王都有缺陷:洪秀全生活荒唐,杨秀清荒唐而霸道,韦昌辉杀人入魔,石达开的缺点就是过于完美(这里省略三千字,有兴趣可以参考《民国梦与民国》第一卷)。
1855年冬,太平军北伐失败之际,湘军拿下武汉。曾国藩的战略是指挥湘军重走太平军的路线,沿江而下。
所以接下来曾国藩要拿下九江,对上了石达开。
从年龄上看,曾国藩年长石达开20岁;从学历上看,曾国藩高出石达开许多;从家庭背景看,曾国藩比石达开显赫;从装备上讲,曾国藩也占优势
但战场是另外一回事,只看结果。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诱惑、试探之后,最终在鄱阳湖决战。早在500多年前,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一番激战,一把火烧了陈友谅的大军,从而奠定了大明基业。
曾国藩和石达开这一战,是朱、陈大战的翻版,只不过曾国藩扮演了陈友谅的角色。
当年陈友谅的船大,如今曾国藩也是一样。当年陈友谅是进攻的一方,如今曾国藩也是一样。当年陈友谅为了消灭朱元璋不顾很多不利条件,如今曾国藩也是一样。
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,水面起了大风,很像当年赤壁之战中的那阵东风。曾国藩感到一丝不祥。于是一向不迷信的他来了个临时抱佛脚,点上红蜡烛,祈求老天保佑,不要让太平军今夜来攻。然而石达开的人还是来放火了。
风吹火,火追风,很美很壮观很邪恶。和之前的陈友谅一样,曾国藩的家底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。前后相差五百年,同样的地方,同样的故事,同样的结果。
曾国藩再次绝望了,再次觉得人生没啥意思,上对不起皇帝,下无颜见江东父老,灵魂上对不起孔夫子。再一次投水自杀,再一次被救起来。当然,他再一次庆幸没死成。
因为强悍一时的太平天国内讧了,石达开离开之后再也没回来,但曾国藩却赢来最大的克星。
 
04 第三层磨难
 
是谁呢?就是曾国藩满心热爱、一心保卫的咸丰皇帝。是不是很搞笑?一点也不。
咸丰催曾国藩出兵,曾国藩表示兵没练好。咸丰表示,给我上。曾国藩原本应该对皇帝强人所难不满的,但他感到的是皇恩浩荡。
曾国藩和太平军缠斗了很多年,功劳、苦劳、疲劳都有了,却没有升级。因为他是汉人,因为皇帝防备他,担心他壮大成为军阀。
如此不公遭遇,换成别人估计早就撂挑子了,但他是曾国藩,他一心为皇帝,无怨无悔。太平天国内讧之际,鬼佬伸出咸猪手,本应是曾国藩大显身手的时候。
关键时刻,曾国藩的爸爸死了。按孝子贤孙的传统,要守孝3年。按当时的情况,守孝3年黄花菜都凉了。所以咸丰皇帝也很干脆,给曾国藩放假3个月。
曾国藩觉的自己帮皇帝大人干了那么多事,受了那么多委屈,理当得到更多的安慰,就给皇帝写文件,述说自己干的事和遭受的委屈。
内容写得是情真意切,生动感人,但是字里行间的背后却是想要更大的权,包括财政权和人事大权。当然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付太平天国,更好地替皇帝分忧。
简而意之,皇帝大人啊,虽然我比你年纪大,但是需要你的安慰。
但在咸丰眼中,那意味着曾国藩更强大,一个强大的曾国藩会威胁到帝国的根基。
一番思索之后,咸丰决定:恩准曾国藩在籍守制3年。
实际上是把他晾在一边,面壁思过。
曾国藩听到皇帝的“隆恩”时,简直是晴天霹雳!
自己被心爱的皇帝抛弃了,就那么抛弃了。痛苦得心都碎了。
接下来三天三夜,没吃饭,没睡觉。皇帝啊,你太绝情了。
那种痛苦有两层:一层是感情上的,相当于把所有心思集中于一个人身上,然后被对方踹了。第二种是理性上的痛。按照当时忠臣的思维方式,曾国藩只能为皇帝办事,他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都是为了皇帝而存在。
那么多痛苦和失败,讥讽和嘲笑,他之所以能忍下来,都是为了皇帝,为了国家,皇帝的家。
咸丰虐待曾国藩千百遍,曾国藩对咸丰心不变。


因为战事吃紧,一年之后,咸丰被迫让曾国藩复出。
曾国藩再次感谢皇上英明。他更谨慎了,更努力了,局面更好了。太平军内讧,石达开出走,向东颇为顺利。湘军兵锋抵达合肥,却兵败三河镇,亲弟弟曾国华被太平军击毙,成为大清帝国的烈士。
但曾国藩依然无怨无悔。
很多吃瓜界的老铁们都认为,这曾国藩迂腐啊。
按道理说,不论在体力还是智力、不论在认知层面还是实践层面,曾国藩都远胜咸丰皇帝。为什么要在咸丰皇帝面前表现出一副痴心不改的模样?
答案很简单,再强大的人在信仰面前都是渺小的。曾国藩信仰君权梦,而咸丰是君权的代表。说句不好听的,就像恋爱脑的老铁面对心上人时,一个样子。
上面这段,也是立体史观的内容,即能臣跳不出体制的束缚。曾国藩面对咸丰皇帝时卑微到尘埃里,但在朝廷之外绝对是大佬级人物,杀戮绝不手软。
咸丰总是压制曾国藩,并不是曾国藩做了对不起咸丰的事,而是咸丰看到曾国藩做大之后(军阀)的危害。从另一个层面讲,压制曾国藩的实力,同时也是压制了曾国藩杀戮的能量。
曾国藩的能量是被慈禧太后激发的。
 
05 杀戮
 
有趣的是曾国藩原本看不上慈禧太后。
咸丰打压有军权的汉人,通常都是权臣肃顺帮曾国藩等人说话。
如果不是肃顺主张重用汉人,曾国藩的日子更不好过。所以整个湘军集团均认可肃顺,想在肃顺的领导下过好日子。
咸丰死后,胡林翼和曾国藩谈论两宫太后和肃顺的斗争情况,向来谨慎的曾国藩感叹:妇道人家参与朝政,我朝之不幸也!
但曾国藩万万没想到,那个妇道人家的手腕老道毒辣,把所有人都收拾得服服帖帖。
慈禧纵有百般不是,至少在看人和用人方面比她丈夫和公公强太多。道光手中只有一个林则徐都用不好,咸丰更是不敢放手使用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等人。
慈禧看到,曾国藩相当于白手起家帮助大清打江山。
慈禧看到,将近十年来,曾国藩遭遇了很多挫折,总是不卑不亢,打下牙齿和血吞。
慈禧看到,即使曾国藩受到皇帝的敲打,也是忠心不改。
所以慈禧判断,曾国藩如此做法,并不是为某个人效忠,而是效忠大清王朝。只要大清王朝在,曾国藩的忠心就在。所以慈禧决定把曾国藩当驴子,先让他拉磨(消灭洪秀全),再卸掉。


某种意义上来说,慈禧太后才是曾国藩真正的伯乐。
正是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,曾国藩领导的湘军集团走向历史的巅峰,同时也达到杀戮的巅峰。
一将功成万骨枯,曾国藩组建湘军的那一刻开始,目标只有一个,杀人,杀光所有跟着洪秀全反清王朝反孔子之人。
那些人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,所以曾国藩要屠戮半壁江山。杀人原则:宁可错杀好人,决不让坏人漏网。处处都是可疑人物,处处都是暴乱分子,处处需要杀人。
因为杀人太多,曾国藩赢得人生第一个绰号:曾剃头。
洪秀全以革命的名义到处杀人,曾国藩以镇压革命的名义到处杀人。两个行为处于两个极端的人物竟然在杀人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。
洪秀全有杀人的理由:杀尽那些妖孽,天下太平。
曾国藩也有杀人的理由:杀尽叛乱分子,天下太平。
两位分别因为杀人有了千秋万岁名。而那些被杀之人呢?没有答案。
曾国藩先在九江大杀特杀一番,随后在安庆屠城。
屠杀的巅峰是在南京(天京)。
究竟杀了多少人,已经无人知晓。当时有人记载:“金陵之役,伏尸百万,秦淮尽赤;号哭之声,震动四野。”当然这种描述未必准确。
比较靠谱的记载来自曾国藩的得意门生赵烈文。曾国荃攻入南京第七天,赵烈文去了那里。
赵烈文在《能静居士日记》中记载了如下情形:“其老弱本地人民,不能挑担,又无窖可挖者,尽遭杀死,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。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,匍匐道上。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,老者无不负伤,或十余刀,数十刀,哀号之声,达于四远,其乱如此,可为发指。
在曾国藩身边,赵文烈也算是杰出的一位。按照他那个级别,在后来的洋务运动时代,都是封疆大吏。但赵烈文中年就心灰意冷隐退了。一方面他对湘军的杀戮不满,另一方面他准确预测到大清的灭亡。
1867年,曾国藩和赵烈文师徒二人闲侃。赵烈文告诉曾国藩,大清会在50年左右灭亡。曾国藩不信。但历史证明了他的判断。
慈禧太后给了曾国藩能量,是他的贵人;但也毁了曾国藩的形象,是他的魔星。
 
06 毁灭与重生
 
咸丰担心曾国藩壮大,所以压制曾国藩。
慈禧太后明白咸丰的担心,但她决定先用曾国藩干掉洪秀全,然后再毁了曾国藩。
湘军屠杀完天京,慈禧太后就召见曾国藩,让其解散湘军。同时,她又通过借刀杀人的把戏,利用洋大人把曾国藩搞臭。
具体来说就是天津教廷案,搞臭了曾国藩(详情见《民国梦和民国》)。
按照当时曾国藩的处境,他完全有办法避免身败名裂的结局。他可以派一个人代替他去。反正法国鬼佬就是要钱嘛,给钱呗。就算他亲自出马,处理不好,大不了中央政府换人嘛,换一个满清王爷出面妥协。
但曾国藩偏偏选择了背黑锅,相当于说他自愿被慈禧算计,自愿臭大街。
曾国藩为什么要如此自污?答案有两个字:儒生
常言道,性格决定命运。本人认为,知识结构和思考方式决定性格。
曾国藩虽然精通各家思想,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大儒,卫道士。
翻开王朝更迭史,看看造反名册中的那些大人物:取代秦朝的刘邦没怎么读书;把汉朝折腾灭亡的都是一些大老粗;建立隋朝的杨坚是个官二代;李渊是个老官僚;赵匡胤是军官;朱元璋叫花子出身;北方少数民族就不用说了,能读《三国演义》都相当有才。看看吧,没有一个是大儒。不仅如此,看看三国两晋南北朝,看看五代十国的枭雄们,也不是大儒。
怎么会这样呢?这个原因很容易解释,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“仁”,那玩意可以解释出很多种含义,但不论如何解释,都解释不出推翻政府、自己取而代之。如果你敢那么理解,不好意思,你就不再是儒家弟子,天下千千万万的儒生会把你逐出儒家大门。因为儒家没有激烈变革那一套。儒生追求的是当臣子,不是当大王。所以历朝历代的肉食者们才会尊孔敬孔。
儒生中出过忠臣、贤臣、能臣、干臣、甚至奸臣,从没出过大王。
原因很简单:一旦当了大王,就不再是儒生,就会被全天下的儒生开除。如果曾国藩起兵反清,不管成功还是失败,不管他文章写得多么好,也不再是大儒。因为大儒没有他那样的。异类,是要被除名的。曾国藩是儒生的楷模,对儒生的理解最透彻。
儒生的模范是诸葛亮和文天祥。光景好了,被赏识,有自我发挥的平台,就像诸葛亮那般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诸葛亮虽然国家治理得不怎么样(诸葛亮死后蜀国就完了),天下也没平。但依然挡不住大家对他的怀念和感叹。如果事业不顺利,也要像文天祥那般殉道。其实曾国藩走的就是诸葛亮的路子(虽然比诸葛亮功劳大,却没有诸葛亮名声好),他的同事叶名琛走的是文天祥的路子(只是没有成功)。
儒生之中,大多数都是道德帝,整天唧唧歪歪喷口水,喜欢指点江山。实际上,儒生的文治极限为张居正,武功极限就是曾国藩。曾国藩组建湘军,打垮离经叛道的洪秀全,已经走到了儒生的边缘,再前进一步就不再是儒生。
从曾国藩的角度看,以一个儒生的思维来看,既然做臣子,那就要遵守臣子之道,就要从臣子的角度维持道统。如果臣子权柄过大,威胁到君权,那就应该铲除。如果臣子的声望过大,威胁到君主,那就应该消除。哪怕那个应该被消除的人是自己。
当初孔子见到君王就是谦卑到无以复加,该磕头时一个都没少。后来历代大儒都是以维持君权为己任。看看诸葛亮,看看张居正,基本上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。而刘禅也好,朱翊钧也罢,都是混蛋儿郎,根本不配让诸葛亮和张居正那个级别的人下跪磕头。
曾国藩也是一样。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,皇帝他妈要他臭大街时,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慈禧想到的事,曾国藩都想到了,并且理解得更为深刻。
——所以他解散湘军,解除了自己对君权的威胁。
——所以他自愿去处理天津教廷案,自愿去臭大街,配合慈禧唱戏。
这样一番分析之后,看起来不是慈禧太狠毒,而是曾国藩太“老奸巨猾”了。
如果仅仅把儒家精英看成君权的维护者,那也太低估儒家了。
——儒家的核心是拯救苍生。之所以要维持君权,只不过是要通过维持君权的途径拯救天下苍生。真正的儒生都是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。尽管常常会闹出这样那样的笑话或矛盾,但是那个出发点没有变过,所以才能成为中华帝国时代的主流思想。
所以在曾国藩看来,他自己是为了救人而杀人,所以才会义无反顾地去杀人。所谓国家兴亡、匹夫有责。曾国藩也是匹夫中的一员,他有理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影响国家兴亡。
1872年3月12日,曾国藩死于广东,孤寂地死去。
慈禧这一次拿出了全部的诚心和敬意:一,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和思念;二,特颁上谕追赠曾国藩为太傅,照大学士例赐恤,赏银三千两治丧。少有臣子能享受的待遇
更绝的是第三条:加恩予谥“文正”,入祀北京昭忠祠、贤良祠,并于湖南原籍、江宁省城建立专祠。——“文正”成为万千官员梦寐以求得到的谥号。还有其他的恩赐,如曾纪泽世袭一等侯爵之位,各种大大小小的追悼会没完没了。
慈禧怎么会如此慷慨了?很简单,只有死去的曾国藩才是最好的曾国藩,再也不会有威胁了。把他应得的荣耀给他,显示爱新觉罗家族多么宽宏大量,可以聚拢汉人之心。
但曾国藩并没能拯救大清帝国,反而增加了帝国模型的裂痕。因为湘军开了近代军阀之先河,但并非所有军阀都是愿意为帝国自我牺牲的大儒。
李鸿章之后,军阀逐渐大老粗化,不要谈牺牲精神,能控制住兽欲已经值得表扬了。所以清帝国终于被军阀取而代之。
某种意义上说,曾国藩虽然通过自污的方式维护了大清帝国,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毁了大清帝国。
但是曾国藩这个人,却完成了帝国使徒的使命,成了近代史上的一个符号,代表传统的道德价值观。
回到文章开始部分。毛泽东和蒋介石年轻时代都推崇曾国藩。
但曾国藩对毛泽东的影响仅限于年轻时代。到1926年,毛泽东便摆脱曾国藩的影响,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相比之下曾国藩影响了蒋介石一辈子。换句话说,毛泽东的思维系统一直在进化,蒋介石的思维系统原地踏步,最后失败也是理所当然。
最后——
 曾国藩的家族,也成了近代史上最成功的家族之一。 


老铁们有兴趣可以查查曾家的关系网,覆盖两岸三地,影响力百年不衰。
这份影响力,绝对是历史级别的。
——大儒曾国藩,半生杀人,半生救世;但他无愧于中华帝国使徒这个称呼。
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